《舞蹈小青蛙教案中班:培养幼儿音乐感与协作能力》
教案目标:
通过舞蹈小青蛙的教学活动,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发展动作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舞蹈音乐:选择一段轻快、有活力的音乐,例如《小青蛙乐曲》。
2. 教具准备:小青蛙面具、彩色织带或丝巾。
3. 教室环境:清理教室,保证活动区域空间足够,保证安全。
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5分钟)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引导幼儿提起对小青蛙的兴趣。播放音乐,让幼儿互相拍打掌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学习小青蛙动作(10分钟)
向幼儿展示小青蛙的动作,例如蹲下、跳跃、双手扑腾等。让幼儿模仿并自由发挥小青蛙的动作,鼓励幼儿大声地模仿小青蛙的叫声。
3. 空间定位游戏(10分钟)
利用彩色织带或丝巾,将教室划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代表”水池“,另一个区域代表”河岸“。让幼儿站在“水池”中,跳到“河岸”上,然后跳回“水池”。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4. 舞蹈表演(15分钟)
引导幼儿穿上小青蛙面具,排成一行,根据音乐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舞蹈表演。鼓励幼儿尽情发挥,并进行团队合作。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 创作舞蹈(15分钟)
分组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一段小青蛙舞蹈。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和动作,帮助幼儿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回馈。
6. 总结活动(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夸奖幼儿的努力和表现,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音乐和舞蹈。
教学点拨与扩展:
1. 音乐感知能力:
在活动中,通过播放音乐和互动活动,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情感表达,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
2. 动作协调能力:
通过学习小青蛙的动作和进行各种舞蹈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动作协调和身体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团队合作能力:
在舞蹈创作和表演中,鼓励幼儿合作、沟通和协作。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建议:
1. 视幼儿年龄、兴趣和能力的不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2.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3.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观察幼儿的表现,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舞蹈小青蛙的教学活动,中班幼儿可以锻炼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身心合一的活动,将为幼儿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