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殡仪馆被视为一个相对封闭且神秘的行业,近年来,一些殡仪馆的副馆长们却通过“白事”行业实现了财富的积累,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额利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揭示殡仪馆副馆长们如何从“白事”中掘金。
一、殡仪馆副馆长的权力与利益
殡仪馆作为提供殡葬服务的机构,其运营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作为殡仪馆的副馆长,他们不仅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还掌握着一些重要的资源和权力。
1、资源控制权:殡仪馆副馆长们掌握着殡葬服务资源的分配权,他们可以决定哪些公司或个人能够进入殡仪馆提供服务,如骨灰存放、墓地销售等,这种资源控制权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寻租空间。
2、信息优势:由于殡仪馆的特殊性质,副馆长们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逝者的家庭情况、财产状况等,这种信息优势使得他们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不正当的“关照”,从而获取不法利益。
3、政策影响:在一些地方,殡仪馆副馆长们还具有一定的政策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游说和公关,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为自身或相关利益方谋取利益。
二、从“白事”中掘金的手段
1、垄断经营:一些殡仪馆副馆长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不正当手段将殡葬服务市场进行垄断,他们可以与某些公司或个人达成“默契”,排斥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从而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高价服务:在垄断经营的基础上,殡仪馆副馆长们往往会对服务进行高价收费,骨灰盒、墓地等殡葬用品的价格往往被炒得极高,而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选择权,往往只能接受这些高价服务。
3、“关照费”和“感谢费”:在办理殡葬事宜的过程中,一些副馆长会以“关照费”、“感谢费”等名义向逝者家属索取贿赂,这些费用往往以现金、礼品等形式出现,数额巨大且难以追查。
4、利益输送:一些副馆长还会将手中的权力转化为个人利益,他们可以与某些公司或个人进行利益输送,如通过虚报费用、私分公款等方式进行贪污腐败。
三、案例分析:某地殡仪馆副馆长的“致富之路”
以某地殡仪馆副馆长张某为例,他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了从“白事”中掘金的目标:
1、垄断骨灰盒销售:张某利用自己的权力,将某家骨灰盒生产商指定为殡仪馆的唯一供应商,这家公司的骨灰盒价格远高于市场价,但消费者由于缺乏选择权只能接受,据统计,仅骨灰盒一项服务,张某每年就能从中获取数百万元的利润。
2、高价墓地销售:张某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高价墓地的销售,他通过与墓地开发商达成协议,将部分墓地价格抬高数倍甚至数十倍进行销售,这些高价墓地往往被一些有钱有势的家庭购买,而普通家庭则只能望而却步。
3、“关照费”和“感谢费”:在办理殡葬事宜的过程中,张某以“关照费”、“感谢费”等名义向逝者家属索取贿赂,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某每年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贿赂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这些费用大多以现金形式出现,且难以追查其来源和去向。
4、利益输送:除了直接从消费者和逝者家属手中获取利益外,张某还通过虚报费用、私分公款等方式进行贪污腐败,他可以虚报骨灰存放、墓地维护等费用,将公款私自挪用或分发给相关利益方,据调查显示,张某每年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私利也高达数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