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谣言也随之泛滥,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都警方对4名散布“天价拆迁款”谣言的网民进行了处罚,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网络谣言治理的警钟。
事件回顾
据报道,这起事件起源于某社交平台上的一则帖子,称成都某地在进行拆迁补偿时,给予被拆迁户的补偿款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这则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转发,经成都警方调查核实,该消息纯属捏造,系4名网民为博取眼球、吸引关注而故意编造并发布的,这4名网民因散布谣言被依法行政拘留。
谣言的危害
1、误导公众:网络谣言往往以“小道消息”、“内部消息”等名义出现,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缺乏权威信息的情况下,公众很容易被误导,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次“天价拆迁款”谣言就引发了部分网友对拆迁政策的不满和质疑,甚至有人开始猜测是否存在腐败行为。
2、破坏社会稳定:谣言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情绪的煽动,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在本次事件中,由于谣言的散布,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激进言论,甚至有人开始组织线下集会,试图通过“维权”来获取更多利益,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3、损害政府公信力: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公信力来源于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网络谣言的传播往往会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在本次事件中,由于“天价拆迁款”谣言的散布,部分民众对政府拆迁政策产生了质疑和不满,这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严重损害。
治理措施与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已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作出了规定,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应进一步细化相关条款,明确界定网络谣言的定义、性质及其法律责任,为执法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
2、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传播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应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普及网络知识等方式,增强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其在面对网络信息时能够保持理性思考和判断。
3、加强网络平台监管: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应建立健全网络谣言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涉谣信息;应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和引导,对于故意编造、散布谣言的用户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罚;还应鼓励用户举报涉谣信息并给予适当奖励以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4、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在面对突发事件或敏感话题时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澄清事实、稳定民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还应鼓励民间组织、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发布以增强信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4人造谣成都天价拆迁款被处罚”这一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网络谣言治理的警钟,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理性网民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和谐;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加强网络平台监管以及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机制等措施以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为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